“重启试试”是互联网时代一个充满戏谑的“meme”。只需点击按钮,剩下的交给系统,对结果不必苛待。它听上去轻而易举,偶尔透露出漠不关心,常常毫无用处。然而在现实世界中,重启、重建、重组……任何一种形式的从头再开始,都是对知识的系统性重构,以及反复的实践检验,过程中充满难以预见的挑战和阻碍。
事实上,人类自诞生起,就身处一个不断在废墟之上循环重启的世界。废墟是荒凉之地,是物质或精神上的失去、停滞、毁坏和湮灭。大范围的战争、天灾、病疫,小范围的冲突、意外、损坏,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发展。
狄德罗在18世纪中叶开始编纂《百科全书》时说:“若是发生了某种灾变,严重到足以让科学的进展停滞、工匠的劳作中断,让我们这个半球重新陷入黑暗之中,那么彼时,便是这部作品最为荣耀的时刻。”启蒙时代的学者用28卷书页收录了71818个词条,这些知识的线索和结构成为人们走出蒙昧、获取新思维的指针。
重建也不止发生在我们视野可及的范围内。在不同的空间、地域、时代、群体中,重建一直在进行。宇宙、人类世界、艺术与文化是本期专题我们要探索的三个向度。宇宙一明一灭,有恒星爆炸,有新星诞生;城市在历史的轨迹中变化、更替、新生;生物消亡,新物种出现,不同物种间相互关联,造就了多样性;艺术家在生命的废墟上重塑文化家园,用意志力和创造力搅动新的浪潮;甚至在虚拟世界里,在末日游戏中,我们也全力以赴,去再造,去复兴。
这些真实或虚构的场景和故事,是人类的智力与知识、生的意念、勤劳和勇气、不馁精神的写照。正是这些特质,让我们在重建中获得了更稳固的生存根基和精神力量,以及面对新世界和新生活的信心。
本期专栏内容都与专题紧密相关。
“工具”以生存主义者和末世准备者的装备为始,探究当代EDC文化的发端和演化。“缓读”剖析了贰瓶勉最重要的著作BLAME!中的经典废土设定,以及它如何影响了此后诸多赛博朋克类型作品的创作。“写作”是温柔的讲述、荒芜的星球、拯救文明火种的图书馆长、让火种不熄的机器人。
“遗产”回溯了Flash二十五年的兴衰历程。随着企业服务关闭,这个软件驱动的所有数据都成为了废墟。而Flash并不是个例。在技术急速更迭的时代,无数被关停的服务、无法打开的网站、忘记密码的账号、被淘汰的老旧机器,都在扩大着丢失、作废或被遗忘的数据量级。物理世界的断壁残垣尚有边界,网络世界却可以无限延伸,让这些数据仿佛从未存在过。如果有一天,除了肉体,我们所有数据都寄生于网络时,一次突如其来的升级可能会让我们再也没有重启试试的机会。
数字废墟也在等待以新的秩序重建。
李婷,《离线》主编
购买链接:https://j.youzan.com/kzod01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