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是老派栏目“读者来信”,本周由朋友圈情感神父不知知值班。
本期节目打算回答一个问题,炫耀一下收藏,接着猛烈安利一个播客,并谈一谈内容的举重若轻。
前几周发了读者Arthur的长信“摇摆人生”之后,小A已经迅速认识了另一位同样喜欢Swing Dance的读者朋友并交流了常去的舞会。给编辑部写信不仅能提问,还能交友,欢迎来信!
回答一下标点和间距的问题。
菲兹:在豆瓣刷到离线的内容,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——回归之后的离线中西文间距这点没了,而以前其实是有这套默认规则在的(虽然这个所谓中西文间距其实是人工加的)。
这个问题由NPC来现身说法一下:
Iris:我就是那个人工。曾经也会拿直角引号和中英文间的空格来自我要求,并以此作为判断别人是否专业且优雅的标准,同时获得一丝略有些虚无的优越感。后来遇到一些实际困难。比如辛苦敲完空格和直角引号的稿子要做成纸书的话,还得把空格删掉、把引号改回来——即使有一些工具或公式帮忙,还是容易出错,额外增加审稿工作。
现在更多时候都要处理纸书稿件,优先为出版流程负责,就决定养成不加空格的习惯。强迫症还是会有,为了某种一致性,在发“官方考古”文章的时候会一个个地把自己当年敲出来的空格删掉,有点作茧自缚的意思。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,我明白了空格、引号都是辅助阅读的,并不能真正影响内容的专业和优雅。于是就没有心结了。请大家多多担待,这是一个变化,也只是一种选择。
是否有印象深刻的《离线》文章?
汤一涛:Issue 31 《自动贩卖机:买下全宇宙》中的《我为什么要花两万块买一台自贩机》。因为我很想一边玩《辐射》,一边从身旁的自动贩卖机里买可乐喝。克里斯做了我一直想做的事。

不!克里斯最后并没有买到她的自动贩卖机。
至于这个可口可乐贩卖机,对不起我有四个哈哈哈哈哈哈!
在已经关店的多抓鱼百货买的(把冰箱贴在冰箱上,套娃

播客推荐 隔空表白
读者来信里大家又推荐了一些播客,它们是:
- 《歪波音室》,以“音乐爱好者、乐迷”的视角去聊音乐的播客
- 《随机波动》,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
- 《忽左忽右》,偏文化、社科、创作话题和私人兴趣的播客
- 《晚风说》,“禅与宇宙维修艺术”公众号出品的对话类播客
欢迎大家多多交流推荐!让我也借值班机会隔空表白一下我最喜欢的重轻老师的节目。
机核的朋友们应该早就知道重轻啦,有几个家喻户晓的节目,乐理、西部世界、Blow、冰火等等系列。之前没听过节目的朋友们或许前几天也看到了三明治的访谈。重轻老师自己的播客叫《不在场》,更得简直是慢,现在出完了第一季。我有多爱听呢,这么说吧,我找得到的重轻上过的所有节目,我应该都听过,大部分听两遍,有时候真的是为了观察学习来的。

重轻是知识的追问者。他的节目策划很强承载的东西很重,但落到节目里,很轻巧。他能把一个复杂的系统条分缕析,虽然播客是线性的讲述,但绝对不是简单浅薄的讲述。简明的呈现底下是扎实的准备,需要巨量的投入,还需要选择一个观看的视角。重老师节目的特点是一般没有什么结论,可能有结语,但好听的都在路上,听众会带走许许多多的细节、途中的思考,以及一个感觉。而那个视角也将成为你自己的观看角度。——其实我觉得这也是《离线》。
举重若轻,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这样的内容才是可以扎根、可以长久影响一个读者的,也是我自己做编辑的时候心里的准绳。plus重轻老师声音还好听~ ❤ ~~快来给《离线》写稿!~~并且已经来给《离线》写稿了!